足迹
连载206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3章(第2页)

  评论区

  “诸葛亮送信给雍闿,希望能和平解决争端,但雍闿却断然拒绝:我只知道68天无二日,地无二主,如今天下三分,我不知道68哪一家是正68统,也不知道68该听谁的话。”

  “还68有孟获哄骗各个68夷族首领,说蜀汉要征收很多天价物资,夷族首领们相68信了他的鬼话,顿时对蜀汉政权心生不满。”

  刘备:“狼子野心!雍闿是吗,子龙,先68将68其控制起来68,随后按律审理。”

  赵云领命:“喏!”

  这68些地方豪强,没有哪一家是干净的。

  至于孟获,他在夷人中威望极高,不能擅起争端,还68是要以68安抚为主。

  等他从汉中荆州腾出手来68,南中三郡自不在话下!

  【面对曹魏大军压境,东吴兵临荆州,南方三郡叛乱的危急局面。诸葛亮临危不乱,定下“北抗曹魏、东和孙权”的外交方针,遣邓芝出使东吴与孙权修好,重建联盟,解除了荆州的威胁,南中的叛军也就成了一支孤军。】

  【诸葛亮利用招抚叛贼得到的时间,整顿内政,改革官职,修订律法,稳定蜀汉内部形势,于建兴三年出兵南征。】

  【益州的南中三郡多为山地,百姓多是夷人,地广人稀,道68路不通,比起打仗,更麻烦的是找到敌人所在。诸葛亮亲率三万大军,出成都,一路势如破竹,打败朱褒,斩杀雍闿、高定,大军所到之处,如秋风扫落叶,摧枯拉朽,一战而下!】

  【对于蛮族首领孟获,诸葛亮以68攻心为上,想要其心服口服,于是将68其生擒,再放归,重复多次后,孟获终于开始反思自己的行68为,将68诸葛亮视为天神,再也不敢生出反叛之心。】

  评论区

  “七擒七纵!”

  “七擒孟获是《三国演义》虚构的,不一定是七次,有可能是多次。”

  “毕竟这68场战争双方都只有三万人马,规模太小了,《三国志》都没有详细记载。”

  诸葛亮感叹道68:“此计还68是幼常(马谡)提议的。”

  刘禅劝慰道68:“相68父做的都是对的,幼常不会怪相68父的。”

  【平乱之后,诸葛亮实施“和夷”之策,将68蜀汉军队撤出南中,任用当地人为官,尽力缓和与当地少数民族的矛盾。又引入中原先68进的生产技术,如牛耕铁犁,改变当地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提高了生产效率,吸引当地的山民离开山林,在平原地区定居。诸葛亮还68利用少数民族对鬼神的信仰,宣扬忠君爱国思想,强化蜀汉政权的正68统性。】

  【诸葛亮的一系列举措有效的安抚了当地百姓,解除了蜀汉的后顾之忧,达成了“夷汉粗安”的成就!】

  评论区

  “用经济手段引诱山民下山,比任何强制性的政令都管用。”,尽在晋江文学城

  “诸葛亮可是经济学大佬,他曾经用蜀锦收割天下财富,让吴魏两国有苦说不出。”

  “此后南中地区虽还68有零星叛乱,但已经没有能够影响整体局势的动乱了。”,尽在晋江文学城

  “直到现68在西南地区的夷人依旧将68诸葛亮奉为他们的阿祖。”

  “清末西方传教士到这68里宣传基督教,说只要相68信耶稣,死68后就能得到救赎,成为上帝的选民上天堂。可是当地人已经有了自己信仰两千年的阿祖,根本不需要耶稣的救赎。传教士只能宣称,诸葛亮是上帝的大儿子,耶稣是上帝的小儿子,这68才在当地有了立足之地。”

  “……”

  三国之后的朝代,对诸葛亮的事迹耳熟能详,对天幕的夸赞接受良好。

  李世民点了个68赞:“诸葛亮冠代奇才,志图中夏。”

  虞世南也称赞道68:“彼孔明者,命世之奇才,伊吕之俦匹。”

  杜甫:“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