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朝廷争论和弹劾(第1页)
大晋朝廷,早朝时分。原本安静的朝堂,此刻却乱成了一锅粥。众多大臣纷纷跪在朝堂之上,向大晋皇帝递上弹劾奏折。“陛下,六殿下不尊礼法,违背大晋律法,勾结江湖势力,覆灭良善之家。杀人无数,残暴至极。此等行径,天下震惊,万民唾弃。恳请陛下召回六殿下,以大晋律法予以论处。”礼部尚书率先开口,他本是江州派,在江州有着诸多利益往来,江州苏家给的钱财更是不计其数。如今发生此事,他觉得这是在刨他根基。“是啊,陛下,六殿下此举,寒了天下学士的心,还望陛下明察。”“恳请陛下明察,将六皇子召回朝廷问询,江州救灾之事可另派其他朝臣。同时命令杨守备覆灭那胆大的江湖帮派,以正天威。”一时间,密密麻麻的官员纷纷跪下,基本上都是江州派的官员。而其他官员,比如内阁首辅及吏部尚书言辅臣,也觉得六皇子的做法颇为不妥。但他默不作声,因为此事轮不到他开口。他们属于京城派,与江州派的官员本就不是一路人。若是没有江州派,他们肯定是要弹劾的,但是有了,他们就不需要弹劾了。大晋皇帝坐在皇位之上,他当然也明白老六为何要这样做了。恐怕老六实在逼得没有办法了,这才出此下策。只能从那些家族之中借粮,可是老六他这次做的实在是有些太过火了。你借粮可以,但是现在你将别人都杀了。若是不找个好理由的话,恐怕都很难说的过去。虽然老六的确没有亲自动手,让武林势力动的手,面上稍微过得去。但是这个举动的影响还是极大的。这个朝廷虽是他们姬家的天下,但是依旧是需要人来管理的,他们不可能全部亲力亲为。这些大臣,他们也是构成大晋的一部分,在一定程度能够影响大晋皇帝的决策。而老六目前他还只是一个没有太多势力的皇子,做出了此事。哪怕是大晋皇帝,都觉得不太妥。还是有些太急了,不过以老六此次的功劳。不管如何,也不可能有生命危险,或者说,面前这些人,也没有资格去剥夺一位皇子的性命。面前这些人很明显就是为了去掉老六的继承权罢了。若不然,等老六登基,他们江州派恐怕会彻底覆灭。“长空,你是大哥,你说说你六弟的所为如何?”大晋皇帝环视一圈不敢说话的其他朝臣,最后目光放在了大皇子的身上。大皇子闻言,面色诚恳,连忙躬身说道:“启禀父皇,六弟此举虽有不妥之处,但想必自有缘由。如今江州蝗灾未停,六弟赈灾未出纰漏,若临时换帅,恐怕会引发江州百姓恐慌,造成更大的祸患。况且,六弟实实在在地救活了无数百姓,还疏通了黄河。所以不如等此事结束后再做商议。”皇子话语中明显偏袒六弟。作为皇长子,他能力平平,却十分仁和。毕竟是皇家之人,在朝堂上自然不会直接与自己兄弟对立。“魏王殿下此话不妥。功是功,过是过。若六殿下今日为了江州百姓,就毫无预兆、毫无理由地灭掉长远商会,那明天是不是会轮到我们?若是这样,没人都朝不保夕,谁还敢行商?”礼部尚书本就是二皇子的党羽,对大皇子毫不退让,甚至想借此次辩论,将大皇子也拖下水:“莫不是魏王殿下也认同六殿下如此草菅人命的想法了?”大皇子听了礼部尚书的话,并不生气,只是平静地说道:“温尚书,本王不过是为了江州十亿百姓不出乱子。何时说过认同六弟的做法了?在下说的不过是待到六弟回京再说,江州十亿百姓还需要六殿下,不是吗?难道你觉得江州的十亿百姓不重要?还是说,你想让整个大晋陷入混乱??”“陛下明鉴,臣绝无此意。”礼部尚书听得了大皇子的帽子,可不敢接下来,连忙跪下磕头。“朕乏了。”大晋皇帝看着吵成一团的朝堂,没有下结论,只是说道,“既然功是功,过是过,那就等他在江州之事结束后返回京城再议吧。”大皇子的话语,也算是给大晋皇帝当了嘴替,也算是争取了一些时间。说罢,皇帝起身,朝着后宫走去。海公公连忙高声喊道:“退朝。”随即跟上大晋皇帝。留众朝臣面面相觑,不管是江州派还是其他人都明白,违反了最大规则的六皇子恐怕没机会了。除非他能找到覆灭整个江州派,整个长远商会的合理理由。不然朝廷大家都不可能认同六皇子作为太子的。大晋皇帝一边走着,一边咳嗽,对海公公说道:“老六做下此事,还是有些冲动了。”海公公身为跟在大晋皇帝身边几十年的人,自然是知道大晋皇帝想要听什么样的答案,连忙说道:“六殿下此举虽有些冲动,却实实在在地帮助了江州百姓。我听说如今江州百姓都称赞陛下慧眼识珠,圣恩浩荡,这才派遣六殿下去救助他们。”大晋皇帝听了海公公的马屁,咳嗽声也轻了些,说道:“当然,这毕竟是朕的儿子,自然有朕的几分风采。不知道老六做下此事,有没有考虑过退路。若是没有,他恐怕真的没希望了。若是没有这个选择,其他皇子,朕又该选谁呢?如今天下即将大乱,这个天下若不能交到合适的人手中,朕恐怕死后都无颜面对列祖列宗啊。”“陛下洪福齐天,自当寿比南山,可以慢慢挑选。”海公公连忙说道。“没有多久了,不过那华佗的药还真有些作用,朕感觉身体好了许多。”大晋皇帝摇了摇头,朝堂的混乱实在让他忧心。这个皇帝也不好当啊。就看老六,有没有破局之法,又或是能够做到什么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