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第1页)
祁县长显然也不在乎这个,和刚从后院出来的红孩儿打了个招呼,然后道:“方正住持,有时间一起走走么?” 方正想了想道:“那就走走吧。” 一指寺太小了,不够两个人走的,于是两人踏着清晨的雾气,走在山巅之上,颇有种踏云而行的样子,远远的看去,宛若仙人临凡。 “方正住持,古有三顾茅庐,我来一指寺也刚好三次了。”祁县长笑道。 方正道:“出家人不打诳语,施主来的两次,贫僧都在寺院里,只是没出来相见而已。” “呃……”祁县长一愣,从政这么多年,见到的人大多数都是哭都藏在笑容里,人前最起码是笑容满面,好话连篇。他还没见过这样的,一张嘴,我就在后面,就是不见你,咋地! 祁县长苦笑道:“住持还真是心直口快。” 方正摇头道:“非也,贫僧只是不想撒谎而已,容易遭雷劈。况且今天所谈的事情,也没必要弯弯绕绕的。施主,是想将一指山开发成旅游景点,吸引游客吧?” 祁县长一愣?这和尚还挺幽默的,遭雷劈?呵呵哒……祁县长点头道:“既然如此,我也不藏着了,那就直说了。说实话,咱们松武县太穷了,可以说是要啥没啥,不想要的却齐全了。想要的风景名胜、工业底蕴是一样没有,不想要的穷人是遍地开花。这样的局面,不想办法破局,就只能继续下去。我也不说是为国为民吧,就算是为了我自己的政绩,趁着年轻再往上走走,也想干出点什么来。我来松武县两个月了,这两个月将松武县城大大小小的乡村、镇子走了一个遍。有些地方的确有些不错的,有开发潜力的景色。奈何,连不成片啊!而且基础设施远没有一指山这边好,开发成本太大。” 方正什么都没说,继续听着。他也是第一听到县长这么大的官,说这么直白的话。或许对很多人来说,县长也就是芝麻绿豆大的官,但是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还是生活在县里的人,县长还真就是一个大官!至少这一亩三分地上的事儿,县长说话,还是很管用的。 随后祁县长将附近的红岩村、雪村等村子的情况详细的说了出来,这一说,方正都吓了一跳。他在这一片从小长到大,可以说对很多地方、村子都十分了解。正因为如此,祁县长说的话,就更让他震惊了!因为祁县长说的,不是笼统的,而是关于各个村子的详细情况!大到耕地面积,作物产量,山峰高低,小到那个村子有相对的精英,农业大户什么的,都能准确的说出来。 由此可见,祁县长之前还真没说大话,他对松武县不说了若指掌,却也了解了大半。 能在这方面下苦功夫的县长,方正还是第一次见到,也不得不承认,这家伙还真是想干点实事儿的。不过问题来了,一指山真的适合开发旅游么? 于是方正问出了这个问题。 结果这个问题仿佛打开了祁县长话匣子的钥匙一般,从各个角度给方正分析了一遍,最终的结果就是,虽然不是最好的,最理想的,但是目前来看,这里的确有文章可以做!而且这么做对于寺院和松武县是双赢的局面。祁县长负责派人出去搞宣传,来了游客香火钱他们一分不收,甚至上山都不收门票! 方正一听,狐疑地问道:“不收门票?那政府赚什么?” 祁县长哈哈大笑道:“来了游客总要吃喝拉撒睡吧?走的时候总要带点纪念品吧?这不就是钱么?老百姓赚了钱,我们收了税,这不就是双赢么?至于维护寺院么,我已经和刘书记商量妥了,会为一指寺申请专项修缮资金。而这些资金也包括修缮山路的费用,这样一来,你这景区基本上不用本地政府搭钱,还能拉动经济。当然,若是日后一指山这能成为大景区,我们也不介意收点门票钱。” 方正看着笑的开心的祁县长,问了一句:“祁施主,贫僧这山上你也看到了,怕是容不下多少人。况且山路险峻,狭窄,碰到雨雪天气,人多了也是危险,你确定要将这里搞大?” “这个的确是问题,不过只要你答应,这些问题我们都会想办法解决。”祁县长十分认真的道。第762章为师考考你 方正心中也有些纠结,他需要香火钱升级神通,需要来更多的人聚集香火,香火多了、愿力多了自然好处也多了。更何况,人来的多了,他能帮的人也多了,功德也能赚的更多。但是问题也来了,那么多人上山了,岂不是会很乱?方正虽然渴望下山,但是他可不希望下山后,住进菜市场里啊!终究还是喜欢清静一点,有点自己的空间的。 “哎,想这么多干什么?就算不帮着搞旅游,以后我也得想办法拉人过来,凑香火,人多是非多,人少的话我岂不是要当一辈子和尚?大不了,限时开放!天亮开门,天黑关门,封山!爱咋咋地!咱家寺院这么灵,还怕你不来?对,就这么干!”想到此,方正道:“贫僧可以配合政府,不过贫僧有个条件。” “什么条件?”祁县长问。 方正道:“山上的规定贫僧做主,当然,不会黑游客就是了。” 祁县长点点头道:“只要合情合理,不犯法,我们绝对不干涉。” 方正于是将自己的时间规定先拿了出来,祁县长一听,愣了一下,看看方正,随后笑道:“方正住持,你是怕人多了烦吧?” 方正尴尬的笑了,他可不是怕烦,他主要是懒! 送走了祁县长,方正心里的一块大石头也算落下来了。没谈之前,总怕政府提出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来,让他左右为难。结果这次的交谈,着实让他松了口气,这祁县长还挺好说话的…… 人家与他方便,方正自然也要与人方便,所以,他也打算好好借着这个机会,给一指寺提提知名度。 祁县长走了没多久,方正就接到了王佑贵的电话,显然也是听到风声了,王佑贵乐坏了,直呼一指村要崛起,要腾飞了! 方正则一直呵呵的笑着,听着,直到对面挂了电话。 方正掏掏耳朵,嘀咕道:“年龄大了,都这么爱说么?还是谭施主好,基本上不怎么管事,也不找我聊……” 话音才落,电话又响了,一看来电显示,赫然是——谭举国! 拿起电话,再放下电话的时候,已经是一个小时以后了。 方正坐在那,泪流满面的低着头看着手机,最后给了自己一巴掌:“乌鸦嘴!” 这一天,一指村更热闹了,同时,井宇龙资助的一指村雕刻学校也开始建设了,就在村子东头,靠近马路,远离一指山,这也是防止学校吵闹,以及盖房子的时候的机器声打扰了一指寺的清静。 同时,李雪瑛用来建造观音殿的材料也到了,不过只有一棵树木,方正一看,他虽然不懂木料,但是这木头一看就价格不菲!一小块树枝入手都沉甸甸的,木质结构十分紧密。而木头粗的地方,足足有一两米宽,要两三个人才能合抱! 方正赶紧上网查了查,一看那价格,方正暗自咂舌,给李雪瑛发了一条信息:“施主,木料到了,你确定你没抢银行么?” 结果李雪瑛回了一句:“我倒是想抢,不过技术不过关啊。这是东南亚的一个朋友送的,他也信佛,而且十分虔诚,他听说了你的事情,也看了你演的高僧样片,对你很感兴趣。所以就捐了这样的一根大树。他还说,有机会要来看看你呢。” 方正咧咧嘴,对他感兴趣?风一吹,方正下意识的打了个冷颤。不过还是回了一句:“欢迎,欢迎,呵呵……” 李雪瑛道:“还有一些材料,也在往那边运呢。都挺麻烦的,而且要入冬了,多半是开不了工了,哎……早知道这么麻烦,就早点弄了。” 方正小鸡啄米似的的点头,心说:你早点的话,观音殿都盖好了。纵然如此,他还是打了一句:“没事,不急。” 随后两人又聊了一会,这才散了。 一天就这么过去了。 第二天,方正早早的起来,一推开房门,一阵冷风吹来,方正下意识的打了个冷颤,深吸一口气,一股冷气直入肺部,整个人从里到外,来了个透心凉! 方正摸出手机,一看,咂舌道:“难怪这么冷,原来是入冬了。” “嘶……”一声倒吸冷气的声音传来,却是独狼从狗窝里爬了出来,用力一吸气,再呼出来,凭空喷出一团白雾,就如同那摩托车尾气似的,只不过这气不是黑的而是白的。 独狼打了个哆嗦道:“咋一下子这么冷了?” 不过这家伙毛多皮厚,也就哆嗦那么一下子,马上就好了。 方正道:“立冬了,今天以后,就是冬天了。今天寒气北来,自然冷。” “师父,立冬?是不是又是啥节日啊?”猴子从厨房里走出来,问道。 方正笑道:“嗯,的确是个节日。” “师父,那既然是节日,是不是又有好吃的了?”松鼠爬上墙头,一双眼睛贼亮贼亮的。 方正笑骂道:“你这小东西就知道吃。” “嘿嘿,师父,你就别拐弯子了,到底有没有呢?”松鼠一脸期盼的看着方正。 方正瞥了一眼同样期盼的独狼、猴子,还有贼眉鼠眼的探头往外看的红孩儿,点点头道:“你们运气不错,立冬是个大节日,自然有好吃的。” “哈哈……我就知道。往年这个时候,我们都会吃好多东西,人类和我们差不多。”松鼠开心的甩着尾巴,跳上方正的肩膀,一脸得意的道。 “松鼠是松鼠,人是人,哪能一样了?至少我就没听说过松鼠还过年放鞭炮的。”独狼不以为然的道。 松鼠吹胡子瞪眼睛的道:“我们不放鞭炮,但是我们吃东西!难道你们不吃么?” 独狼一愣,仔细想了想,惊讶的道:“嘿,还真是。往年这个时候,我们也在狂吃呢……” 猴子道:“我们也是。” 红孩儿好奇的道:“师父,这又是咋回事?难道你们都是一个妈生的?” 方正直接给他一个暴栗,这熊孩子,咋说话呢? 方正想了想,问道:“还记得为师跟你们说过的霜露的那句古言么?”第763章补啊补 “记得!寒露分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让方正以外的是,最先喊出来的竟然是这个平时只知道吃的松鼠。 其他三个则在那大眼瞪小眼,一看就是没记住的笨样子。方正摇摇头,道:“你们三个,回去抄录这句话一百零八便,少一遍少一顿饭。” 此话一出,三个家伙瞪大了眼珠子,独狼赶紧在坐在那掰着爪子,一二三的数着。 猴子纳闷地问道:“师兄,你数啥呢?” 独狼道:“我算算,我少吃几顿饿不死!” 方正、红孩儿、猴子、松鼠的脑门上集体挂满了黑线,这没出息的死狗! “师父,我们问你立冬,你说寒露干嘛?”松鼠问道。 方正道:“寒露有三候,立冬也有三候,我国古代将立冬节气分为3个5天,并由此定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此节气水已经能结成冰;土地也开始冻结;三候‘雉入大水为蜃’中的雉如同寒露中的雀一般,不过这里的雉可不是小鸟,而是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而不是寒露中的小蛤。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记住这三句话,基本上就能区分立冬和寒露的区别了。” “不对!”方正话才落,刚刚还被夸奖的松鼠,立刻就造反了,嚷嚷着方正说的不对。 方正道:“哦?哪不对了?” “师父,你不是说立冬后,水就开始结冰了么?可是我来的时候,看到天龙池没结冰啊。”松鼠叫道。 方正一愣,带着一众徒弟出门去看,推开寺院大门,果然,月色之下的天龙池雾气翻腾,水面上的确是一点冰晶都没有!方正伸手入水,池水竟然有点温。其实这水温也不低只是比外面的空气要高一点,所以显得有点温。 方正嘀咕道:“奇怪,难道这天龙池还是温泉不成?” “叮!不是温泉,天龙池乃是佛门养龙池,池水多冷都不会结冰,否则养的锦鲤岂不是都要冻成冰坨,还化什么龙?”系统关键时刻开口了。 方正这才恍然大悟,嘀咕道:“原来如此。” “师父,你还没说,这水为啥没结冰呢。”松鼠又叫了。 方正敲了敲他的小脑袋道:“这天龙池不是凡品,产生的水也不是凡水,自然不会结冰!净真,和为师敲钟击鼓去,吃了早饭,为师带你们去看看其他的水。” “好嘞!”众人纷纷叫好,钟鼓声伴随着太阳升起,新的一天开始了。 同时方正发现,清晨之后,也不知道是太阳刺激的,还是立冬了,出了什么状况,这天龙池就如同烧开的沸水一般,雾气蒸腾,无比浓郁,这雾气却又不飘的多高,只是四处扩散,将整个一指山山头都给覆盖了,如同凭空为一指山铺上了一层白云绒毯似的! 偏偏这天龙池上方没了白雾,湖水如同镜子一般,通透无比,如同两块宝镜!宝镜里倒影出红砖金顶的寺院、巍峨的钟楼、鼓楼,翠绿的寒竹、金色树叶还没掉光的罗汉树,一时间,这一指山上竟然宛若仙境,宛若天宫! 方正顿时坐不住了,拿出手机,对着这美景来了个多角度拍摄,然后又和弟子们纷纷玩起了自拍。 结果拍着拍着,方正发现情况又有变化了! 随着朝阳升起,阳光倾斜照来,雾气竟然被金色的阳光染成了金色!一时间,整个一指山又换装了!从白色的云层变成了金色的辉煌!同时九个桥洞也亮了起来,金灿灿,明晃晃,方正看的眼睛都直了!赶紧再拍几张。 等到拍完了,方正看着那些照片,也是啧啧称奇。挑了几张拍的最好的照片,发到了朋友圈里。 做完这一切,方正带着弟子们打理好寺院,收拾好佛堂,吃了早饭,检查了下腌制的酸菜,再看看一柱擎天的灵参,最后方正检查了一圈即将成熟的晶米田。这才带着徒弟们下山去找水结冰去了,同时,方正也捉摸着,立冬了,也该改善下伙食了。 “师父,你不是说立冬了有好吃的么?咱们这立冬都吃啥啊?”玩够了,野够了,疯够了,松鼠这小东西的思绪又回到了吃上。 方正笑道:“你们知道,为什么你们一到立冬都会下意识的多吃许多东西么?” 几个弟子下意识的摇头,他们要知道,他们就不是他们了,请叫他们妖精! 方正一边走一边道:“立冬后,就意味着冬季正式来临。草木凋零,蛰虫休眠,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你们之所以狂吃,也是进行最后的盛宴,为入冬冬眠也好,熬冬也罢,补充最后的能量和脂肪,这是你们的本能,不是贪嘴,一切为了生存。人类虽没有冬眠之说,但中国民间却有立冬补冬的习俗。在寒冷的天气中,多吃一些温热补益的食物,这样不仅能使身体更强壮,还可以起到很好的御寒作用。 这是从生理上解释,人们过立冬,还有习俗传承的因素在里面。 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古代社会中是个重要的节日。过去是个农耕社会,劳动了一年,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顺便犒赏一家人的辛苦。有谚语云:‘立冬补冬,补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古时此日,天子有出郊迎冬之礼,并有赐群臣冬衣、矜恤孤寡之制。后世的人效仿,也就成了传统,传了下来。 刚刚说的是迎冬,还有拜冬一说,也叫贺冬。这是从东汉开始出现的,一直传承至今,讲究的就是穿新衣带新帽,整个人焕然一新,庆祝冬天的来临。 总的来说,就是这一天,什么都是美好的,大家往嗨了玩就是了。” 方正说完,看向几个徒弟,猴子若有所思,红孩儿兴致勃勃,独狼舔着嘴巴,甩着尾巴一副要出去疯的架势,只有松鼠一脸嫌弃的看着方正,道:“师父,你说了一堆,也没说到正题。你就告诉我,立冬了,咱们吃啥……别的,不重要。”第764章吹东风 方正一听,直接给他一个暴栗,然后提溜着他的小尾巴,将他扔到了独狼的脑袋上,道:“你个吃货,就知道吃!” 松鼠可怜巴巴的看着方正,现学现卖的道:“师父,你都说了,人家这是本能……” 方正顿时被气乐了,不过还是回答道:“至于吃么,各个地方的习俗都不相同。南方人认为羊肉、狗肉温补,可助过寒冬。咱们北方不一样,北方流行一句话:‘好吃不过饺子,好玩不过嫂……’咳咳……总之呢,我们今天就是吃饺子,现在下山买面,一会上山包饺子!” “好耶!”松鼠这家伙果然是听到吃,别的都不管了,开心的蹦跶起来。 独狼也是开心的甩开尾巴,跑前跑后。 猴子依然老神在在的跟在方正后面,却不知不觉的加快了脚步,超车了…… 倒是红孩儿凑到偷偷擦冷汗的反正边上问了一句:“师父,你刚刚说好吃不过饺子,好玩不过扫,扫啥啊?” 方正瞥了一眼红孩儿,这熊孩子,哪壶不开提哪壶!于是方正微微一笑道:“好玩不过扫院子,一会下山了,你的任务就是挨家挨户帮忙扫院子。少扫一家,不准吃饺子!” 说完走了,留下红孩儿一脸悲催的在那仰天长嚎,他恨不得给自己一巴掌,咋就这么管不住自己的嘴呢! 方正优哉游哉玩去了,方正的朋友圈却因为他的几张照片,炸锅了! 李雪瑛好不容易从床上爬起来,看看时间,看看太阳,想想还要去拍戏,脑子都要炸了。摸过来手机看了看,打开微信扫了一眼朋友圈,李雪瑛顿时愣住了! “这……这是一指山?”李雪瑛震撼的看着上面的照片,一张是白云铺地,天龙池倒影寺院的景象,这哪里是人间,分明就是仙境么! 李雪瑛赶紧给方正发了一条询问的信息,可惜,方正没看到,也没回。 虽然李雪瑛在问,但是她知道,这就是一指寺!方正那种笨蛋,一看就不会PS,既然不是PS的,那就是真的! “真没想到,那山上竟然变得这么漂亮了,不行,找时间我要去看看!这家伙,以前还觉得他蛮可怜的,一个人住在山上孤零零的。现在我算明白了,他是住在仙境里了……”李雪瑛摇摇头,点击转发到了。 然后…… “女王这么早更新?我是第一个留言的,哈哈……” “我去,女王,这是哪啊?也太漂亮了吧?” “女王,你们的画师不错啊,这是你新片的概念图么?好漂亮。” “女王,新片叫什么名字?就这景色,这制作,必须给满分!” “女王,要是片子出来了,还能有这么高的水准,我们全家去给你送票去!” “女王求解答!” …… 李雪瑛的粉丝足足有一千多万人,遍布全球,她这一发,整个。不过大家都认为,这不是真实存在的景色,而是李雪瑛拍戏的戏里的场景。于是,楼一下就歪了…… 李雪瑛也没想到影响这么大,她只是觉得方正这两张照片拍的太美了,下意识的转发了以下,附带上了一句:“好美,做梦也想去的地方。”而已。 李雪瑛正琢磨着要不要解释一下呢,结果电话响了,却是导演打来的。 “雪瑛啊,那?”电话一拿起来,就听到导演在那问。 李雪瑛愕然道:“没呢,咋了?沈导,你还关注这个?” “不关注不行啊,刘胖子那混蛋打呼噜,磨牙,放屁。昨天晚上喝多了,非要在我这睡,结果呼噜了一晚上,还吐了一地,满屋子酒气配上呼噜,谁睡得着啊?我就刷,刚好看到你那条。你这图片哪来的?”沈导问。 “这个啊,是我转发一个朋友的。怎么了?”李雪瑛问。 “你朋友搞美术设计的?”沈导问。 李雪瑛想到那个光头,一脸纯净的和尚,笑道:“不是,他是个和尚。这是他们寺院的实景拍摄,没有PS的。嗯……应该没有……” “什么?实景?”沈导惊呼道:“你确定没有PS?” 李雪瑛闻言,也有点心虚了,毕竟没有从方正那得到真实准确的答案,方正可以不回PS,但是,万一是别人给他PS的呢?想到此,李雪瑛道:“还不确定……” “那就别确定了,这样。你先别急着回复,你给我点时间,我找人炒炒,火起来了,你再回答。”沈导道。 “炒作?这个也炒?”李雪瑛问。 沈导道:“他们不都是问是不是新片的场景么?那就干脆带带节奏,让他们以为是好了,总之,你回复的要模棱两可。等热度上来了,把咱们电影的名字传出去了,再揭晓也不迟。现在,先保持神秘感。” 李雪瑛无奈的答应了,不过想想方正那边也没回话,她想回复也回复不了,那就这样吧。 挂了电话,李雪瑛该干嘛干嘛去了…… 随着沈导和资本的进入,李雪瑛转来的两张照片开始在网络上如同病毒一般的传播着…… 而原本看到方正发出来的照片,为之惊艳的其他人,例如井妍、赵大同等人,正问着方正同样的问题呢。结果就看到朋友圈都在刷屏,说什么华夏最美的地方出炉啦,什么雪鹰女王怒赞的梦中之地。 他们打开一看照片,顿时愣住了,这尼玛——不是一指山么? 于是他们在发朋友圈的朋友下面留言了,对方刚开始还在质疑,但是当他们搜索了一下一指山,看到山顶上的情况后,两张图片一对比,除了云,别的都出奇的相似! 于是,一个念头在众人的脑海中升起,一定要去看看! 几乎是同时,还有人看到了,那就是松武县的县长祁县长,他几乎马不停蹄的杀到了办公室,将其他人从被窝里喊来,开会第一句话就是:“借东风,赶紧宣传!” …… 方正当然不知道,他只是随手拍了两张照片,外面的世界已经开始疯狂了。同时一指寺的名字虽然还没传开,但是一指寺的景色已经开始进入许多人的目光中了。这和上次的新闻联播又不同,上次只是出现了方正的名字。这次的影响力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