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唐仙子漫画山茶花睫毛单根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三回 诸学本自乱中起,劫末还从庙里失(第1页)

学宫李易疑惑问道:这也是宗门、门派与其说是门派,不如说是个学派。徐正名解释起来:自秦汉以来,历经法家、黄老、儒家、玄学、佛道等诸多思潮起伏,但佛道之外的百家余韵,正统传承者多不求肉身长生,是以代代传递,思想不绝,经历南北朝乱世后,为保传承典籍不断绝、不离散、不外流,他们就联合起来,效仿古之稷下学派,成立了许多学派,自大唐一统天下,一匡四海,天下太平,科举渐起,这诸多学派逐渐联合,最终演化为学宫,其学说影响涉及方方面面。李易想了想,问道:这学派听着像是寻常读书人、做学问的人组成的组织,与几大道门、佛宗比起来如何先天真人笑道:你想问的其实是,学宫看着都是凡人组成,为何大福先寺、药宗无法延缓你往长安去的速度,学宫却可以吧李易并不遮掩自己的心意:还请前辈教诲。因为有时嘴皮子与笔杆子,比拳头更方便祸乱人心、扰乱天下,反过来亦然,先天真人就道:学宫如今所倡导之秩序,最大的受益人便是当今皇帝,于神鬼领域中,实是靠着学宫,才将许多足以破坏秩序的力量压制、削弱,所以学宫的建议皇帝也得斟酌考虑……顿了顿,她又道:除此之外,虽然学宫里大部分是不讲长生的为学者,但亦有讲究传承修行的学派,否则这个组织便无从立足,这同样是一支强横力量,且传承悠久,底蕴众多,比之道门中的任何一家都不遑多让,他们同样不好惹。说到这,先天真人似是想到了什么,正色道:你若真有几分读书为学的本事,在学宫中好生经营,也得个什么名士、大儒的名头,就是站在皇帝面前,说他两句,也能全身而退,而且这文思之中,也有玄妙,文动天下的人物,定世间法,为百世师,未必就不如飞升之辈!学宫的诞生,与道门也有关系,洞庆子忽然插了一句,南北朝时,天师道强盛,曾联合当时的几大道门,建立道宫,想要统合各家,成就道盟,并掀起兵争,波及天下各地……顿了顿,他意有所指:这纷争不光是城池地盘之争,还有人心变迁之念,当时作为学宫前身的各学派,成为稳定人心的重要力量,并借此联系,为将来彻底联合,奠定基础。李易听到这,便问道关键:道宫依附于官府应当说,道宫的许多弟子在官府中为政。先天真人意味深长的说着:甚至过去许多天骄人物,也有道宫背景,比如说你们正在追查的那副字帖的书写者。原来如此,那对朝廷而言,确实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李易没有深问,转而对洞庆子道:道长,你方才说的道宫、道盟,如今还在自然还在,只是随着原本几大宗门的衰落、分裂,新兴宗门的崛起,如今的道宫道盟已是个松散至极的组织,只剩下名头,也有名义上的道盟长老,但一个个闲云野鹤,道行深、辈分高,与各宗派都有联系,却都是神龙见首不见尾,难觅其踪,久而久之,整个道盟就都散了。道宫暂时不好考虑了。李易思考片刻,又问道:洛阳有学宫徐正名解释道:学宫几大派系中,洛阳派本就首屈一指,天下的青年才俊多有来洛阳求学者。还有个问题。道苯和尚忽的皱眉说着:这学宫固然没多少约束,但对于拜门加入之人的身世来历,可都要弄个分明。怎么不分明先天真人笑了起来,指着李易,他乃偃师李家之人,贫道查过了,各应文书、凭证一应俱全,甚至有每年事迹,作名之人该是蓄谋已久,从许多年前就准备了。所以,就只剩下一个问题……她看向了李易。我得再了解一下,不可能凭着几位张口一说,就做出决定。李易思路清晰,况且,来了洛阳后,一直忙着,都没来得及好生逛一逛,此番事件说明,还是有必要了解当地、做些布置,到了关键时刻,才好有后手施展。不错,要通盘了解,不该匆忙决定。洞庆子点头道:这期间,贫道可为你引荐几位同道。了解是好的,你刚经历一场人劫风波,也不能真就那么急。道苯和尚同样点头,你参悟了珠中秘法,该去寺中再看看相关文卷。徐正名却道:但洛阳君侯可是给了禁足令。旁人来惹我,却禁我的足,毫无道理。李易摇摇头,何况,我又不是要离开洛阳,他是洛阳侯,名头如此大,自然该以整个洛阳来圈我。他嘴上说着,心里还有一念,那洛阳侯固然厉害,但对方若要借助洛阳之力来禁锢自己,自己反而不怕。现在既定下思路,李易马上又想到一事,于是对几人道:几位前辈都在,晚辈有一事想要请托帮忙。讲。但说无妨。只管说来。李易也不客气,就道:晚辈嗜书,尤喜卷册完整的典籍,只是家中藏书有限,不知几位……老衲寺中佛经诸多,你可随老衲去往大福先寺。贫道为你引荐几位同道,道经管够。老和尚、老道士路数不变。倒是先天真人的话,让李易眼中一亮——她道:几年前,学宫与皇帝合力,开创了一座集贤书院,要纳天下藏书,包罗万象,市面上但有文卷,只要稍有流传,就会被搜刮、收录,你若能入学宫,寻着机会,做个书馆记事,还愁没有书看纳天下藏书包罗万象此话当真李易的声音都变得急切起来。先天真人微微一笑,果然抓住你小子的脉搏了,她正待再说。门外忽有急促脚步声传来,紧跟着就是几声佛号,跟着一行人到来,为首的正是慧行僧。西堂,出事了。何事老和尚眉头一皱,觉得影响到自己拉人了。慧行左右一看。道苯就道:你只管说。慧景法师的尸体不见了!什么道苯一怔,随即问道:什么时候的事可曾发现踪迹可是发生在寺中。慧行道:就在一刻钟前,正在寺中后院,看守的弟子说他感到一阵迷糊,等清醒过来便不见了。道苯法师神色凝重:三阶教的遗蜕法身,若遗留出去可非同小可,但能在上座眼皮子底下盗尸……想着想着,他看向徐正名。这有专业人士在此。徐正名沉思片刻,道:这事透着蹊跷,而且徐某觉得,与先前李君府上潜藏的藏心鬼或有联系。徐正名,你去大福先寺看看,看能否查到什么。先天道人直接吩咐起来。喏!徐正名领命后,来到李易身边,低语道:李君,以你的心思该也能猜到,藏心鬼大概和书圣帖失窃有关,你若去学宫,得了字帖另有好处,不妨费心找一找,顺便也能除去府中隐患。李易想了想,道:你这是想诓我出白力此话不假,徐正名也不遮掩:但我虽有这般想法,可如今书圣帖还牵扯偃师李家两姐弟,不管你去不去学宫,这层身份皆有用处,该当维护,而既要利用偃师李的身份,那就该接触则会两人,她们牵扯妖案,迟早被人发现,为保万全……李易倒也干脆,点头道:我明白了,徐先生放心。徐正名这才拱手拜别。老和尚则对李易道:老衲先回寺中,你对玄法中还有什么不懂的,可随时来寺中问询,必有回应。言罢,与其他几人行礼后,带着一众僧众离开。先天真人也不继续方才话题了,反而对洞庆子道:师弟,咱们也该走了,让孩子有个时间沉淀。洞庆子本不想走,闻言却不得不苦着脸点头。先天真人将手一抓,两个陵台力士被摄了过来,提在手里:这两人我先替你管着,到了时候,再放回来给你。李易愕然道:我要这二人何用定是皇帝派他们来寻你、护你,若长时间失职,就要丢了性命。先天真人一边说着,一边走着,虽然提着二人,却举重若轻,如履平地。目送其人离开,与洞庆子拜别,李易回想慧景僧尸体失窃一事,又想起之前被打断的事来。还是得瞧瞧他的生平传记,看能否发现什么。突然,他眯起眼睛,想到一事:书圣便有学宫背景,书圣帖中若真有其印记,我若得之,获其技,岂不是得了学宫祖师之能,那入门考核之类的还用作弊直接凭本事!到时,岂不是离那集贤书店又近了一步!一念至此,他顿生心气。这书圣帖,还真可以找一找!..另一边。先天真人离了李府,转过几步,见到了等在前面的徐正名。你还不往大福先寺徐正名抱手道:道姑,属下有事想先请教。我知道你想问什么。先天真人眯起眼睛,你不了解皇帝,才有疑问,相比之下,李一虽没见过他那君父,但行事心思相类,想要拿住主动,正因如此,即便皇帝知道,也不会立刻逼他回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