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业 第155节(第2页)
想到这个问题,他就觉得头大。尤其今年大阅日期将近,这当中但凡有一丝不和谐的声调积累壮大起来,都有可能酿生剧变。
“你等且先退下吧,只留苏尚书在此即可。”
脑海中思绪万千,宇文泰更加的无心做事,摆手屏退众人,待见苏绰有些憔悴,便着员奉进一些温热酪浆,亲为苏绰摆在案上,语调也充满了亲切关怀:“辛苦尚书了。”
苏绰先将案上文书判语写定,才放下手中毛笔,待要起身向大行台道谢,却又被宇文泰抬手按住:“舍中唯我两人,无谓为了俗礼更增筋骨疲累。”
两人相对而坐,细啜着杯中酪浆,又过了一会儿,宇文泰才又说道:“《周官》定制一事,已经不容再作拖延。长安虽然不乏礼经宗师,但这些关东人事未必能够深刻体察关西情势所需。此事关乎国之根本,若不缜密视察实在是不能放心。大阅之后,苏尚书你便入京督领此事吧,为我耳目、共此心肠。”
“主上请放心,臣一定专心此事、不负所托!”
苏绰闻言后便连忙说道,这件事也的确筹划良久,越早做好越有利于内部的统合,避免许多情势上的纠纷与内耗。
宇文泰又指了指案上那些堆积的文卷,不无忧愁的叹息道:“只是苏尚书入朝后,府事怕又要少人分劳了!尚书你观人察事,有无继你之选可谏?”
“主上言重了,绰也并非无可取代的倾世之才,幸在主上恩赏才得宠府中,即便因故离职,府事又怎会因一人之去就而废兴?”
这时候,宇文护的呼喊督促声又从门外传来,苏绰便笑语道:“水池公内外兼修、文武皆允,虽然人未尽知,但已经可为主上臂膀之用。”
“萨保的确是良材不俗,我也不是自夸,但得经年的历练,绝不逊于他的父兄。”
宇文泰闻言后便微笑道,对宇文护这个侄子也是颇为看好,但很快又叹息道:“单就当下来说,他还是有些顽愚的拙态难除,称不上
成人之美
清晨时分,李泰在几十名护卫簇拥下再次返回铠曹官署所在的兵城。
昨天吃过晚饭后天色已晚,他便没有再返回城中。虽然铠曹下属们也给他收拾好了居舍,可因为担心再被一些尤其勤奋的人夜中骚扰,李泰便往左近若干惠的大帐借宿一晚。
今早离开的时候,他又向若干惠借了一队精卒随行。他在署的时候,这些人可以堵住大门冒充前来催讨军械的,避免遭受其他骚扰。
他今天还想盘查一下城池内外归属铠曹的几座武库,这些人也可以随同保护,免得自己向之前那个倒霉蛋一样也被搞得坐骑惊吓而堕马。
他这里刚刚转到官署大门面向的街道上来,远远便见到有一群精壮军卒已经站在了官署门外,心中便不由得暗骂起来,宇文泰这是把他安排到了什么见鬼的地方,真是从黑夜到白天不给人一丁点的喘息时间。
好在知道他兼领铠曹的人也不多,他硬着头皮走上前去打算瞧瞧这次带队过来的又是什么人,如果是个小角色,那就凭他李大都督威名先惊走,如果挺难缠的,那他就先避一避。
心里这么盘算着,当他来到官署门前时抬眼望去,只见宇文护正站在官署门内,神情有些焦急也有些憔悴。
“伯山你总算回来了,我已经在这里等了好久!”
宇文护见到李泰走过来,忙不迭站起身来大步迎上。
李泰则是一脸的警惕狐疑,停下脚步来还向后退了一退:“萨保兄你来这里是为何事?铠曹所司同你案内所执应该没什么牵连吧?”
这话不问还好,一问宇文护顿时委屈的眼泪都要掉下来:“你还来问我!我倒想问你,昨夜向台府奏书究竟所言何事?大行台他……”
对于自己丢脸的经历,他实在不好意思描述的太具体,上前一步便擒握住李泰的手腕并闷声道:“你也不要留署了,哪也不准去,赶紧随我归府趋拜大行台!”
李泰听到这话,倒也没有拒绝,心中不免一喜。虽不知宇文护遭到了怎样的对待,但听这意思明显是宇文泰已经看到了自己昨日着员递交的那份奏书。
那家伙总不至于无聊到要看看自己被铠曹这摊子破事搞得多么焦头烂额,便要让人把自己召回府中。
于是他索性也不入署,摆手吩咐迎出的属员们看好家,等他面见大行台回来后,他们铠曹就可以抖起来了。
归途中,宇文护几番欲言又止,当城门依稀在望时,他终于忍不住放缓了马速,转头望着李泰一脸严肃的说道:“伯山,我这里有一事想要请你共作参详,希望你能认真思量之后再将事情的优劣答我。我有一员下属,他前进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