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鱼儿上钩了(第1页)
林惊羽的声音刻意弄得有些沙哑干涩,带着长途跋涉后的疲惫:
“劳驾问个路!俺是王古屯的走方郎中,前几日在山里采药,一个不留神迷了道,在林子里转悠了三天三夜,这才稀里糊涂转了出来……敢问这是哪儿啊?”
那老者停下脚步,浑浊的眼珠吃力地抬起,上下打量着他:粗布短打,沾满泥浆草屑,背着药筐,脸上灰扑扑的,确实像个迷途的山里人。
老者抬手指了指远处山脚下隐约可见的一条溪流:“后生啊,你这方向可偏得没边儿喽!王古屯?离咱这儿少说也得二十多里地呢!”
他喘了口气,又指了指脚下这条小径延伸的方向:“你顺着这条路一直往前走,走到头就是官道。在官道上兴许能拦个顺路的牛车或骡车,捎你回去。”
林惊羽立刻揉着膝盖,愁眉苦脸地叹气:
“唉!老丈啊,不瞒您说,在林子里转悠了三天,就啃了点野果子,这会儿饿得前胸贴后背,腿肚子直抽筋儿……您看村里有没有善心人家,能赏俺碗热水喝,垫垫肚子?”
说着话,他动作自然地摸出几枚被汗水浸得温热、边缘都有些模糊的铜钱,塞进了老者粗糙得像树皮一样的手心里。
老者枯瘦的手指下意识地摩挲着那几枚带着体温的铜钱,脸上的皱纹似乎舒展了一些。他没说什么,只是默默地将铜钱贴身藏好,然后抬了抬手。
“跟我来吧,家里还有口热水。”声音比刚才温和了些许。
对于这穷村子里挣扎求生的老人来说,几枚能换几个窝头的铜钱,已是难得的意外之财。
一路走进小石村,眼前的景象更显荒凉破败。
入眼处,几乎全是低矮的土坯茅草房,墙壁是黄泥掺着干草夯成的,屋顶铺着厚厚的茅草,不少地方已经塌陷发黑。
只有村中零星几户稍好一些的人家,才能看到几块残破的青砖或灰瓦,算是难得的“体面”。
来到老者同样简陋的家,林惊羽接过一个豁了口的粗陶碗,里面是浑浊微黄的温水。
他也不嫌弃,咕咚咕咚灌了下去,长舒一口气,仿佛真的解了渴。
“多谢老丈活命之恩!”他放下碗,一脸诚恳:“俺也没啥能报答的,就这点吃饭的手艺。让俺给您把把脉吧?要是有什么陈年的老毛病,也好及早调理调理。”
老人犹豫了一下,还是伸出了布满老茧和裂口的手腕。
林惊羽伸出三根手指,装模作样地搭在老人腕上,眉头时而微蹙,时而舒展,另一只手还捋了捋用作伪装打扮的山羊胡须。
片刻后,他松开手,煞有介事地说:“老丈,您是不是经常觉得浑身乏力,腰酸腿疼,尤其变天的时候,骨头缝里都透着寒气?
我给您开一副药,去镇子里买了药,吃个半年左右,就能恢复。”
老人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又黯淡下去,摆了摆手:“唉,都是老毛病了,黄土埋到脖子的人了,不值当再糟蹋钱抓药了。”
这反应在林惊羽意料之中。
他是站起身道:“既然老丈这么说,那俺就帮您按按,算是报答您这碗水的情分。”
说着,他走到老人身后,双手看似随意地搭在老人后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