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连载206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7章(第2页)

如今被夺了68兵权,

难道68还能叛乱吗。

  当68然,这些话只能自己心里想想,

刘邦不会去赌这样一个可能性,更不会给自己的68子孙留下隐患。

  毕竟刘邦已经年近六十,而韩信却正值壮年。

  被天幕一次次拿来对比的68白起仍然在前往赵国邯郸的68路上,他听着天幕讲的68后辈事迹,枯燥的68行军都68变得有趣了68起来。

  【秦末农民起义68爆发后,韩信投靠项梁,项梁死后,又跟着项羽,但项羽自恃武力超群,并不看重计谋,韩信多次献计献策,项羽却从未采纳,韩信在项羽帐下只做了68一个郎中。郎中在秦汉时只是侍卫、陪从这样的68微末小官,而项羽的68侍卫,就是个门面而已,毕竟,这天下有谁能打得过项羽!】

  评论区

  “项羽刚愎自用,迷信武力,谁的68计策都68不听,就连被他尊称为亚父的68范增也被他气走了68。”

  “他总是听信不该信的68话,鸿门宴上被项伯三言两68语劝说,就放了68刘邦。荥阳之68围中又中了68张平的68离间68计,与68范增离心。搞得自己众叛亲离,人才都68被对家笼络了68。”

  项羽:“……”

  项梁趁机劝说道68:“你也看到了68,天幕说的68很中肯,你若是不学习兵法谋略,诸子百家,如何判断谁的68话是对的68,谁的68话是错的68。便是我们自家人也有可能中了68敌人奸计,反过来做些不好的68事。”

  项羽点点头,对叔父的68话很是认可,对书68本上的68东西也没那么抵触了68。

  身处居鄛的68范增也在看着天幕,他已年近六十,依旧一事无成。他的68满腔壮志只为反秦,原以为自己等68不到那一天了68,没想到自己居然有幸以七十高龄参与68其中。只是,他眼光不好,选错了68主68这一次,怕是没有这个机会了68……

  【韩信见在项羽帐下没有出头的68机会,便趁着刘邦入蜀之68时,投靠刘邦。但他年纪尚轻,无人举荐,也没有战绩,并不起眼,刘邦随手给他安排了68一个看库房的68小官。后来,韩信犯了68法,按律当68斩,同案的68人都68被斩了68,轮到韩信的68时候,他对监斩的68夏侯婴道68:“汉王不打算打天下了68吗,为什么要斩杀壮士!”夏侯婴见他谈吐不凡,相貌威武,就放过了68他,两68人相谈甚欢。夏侯婴发现68这是个人才,管理库房是屈才了68。于是,夏侯婴便向刘邦举荐,刘邦就给韩信提了68几级,升为治粟都68尉,一个管理粮草的68官吏。官职虽然有所提升,但韩信依旧没有得到他想要的68重视。】

  【刘邦被困在蜀地,似乎失去了68征战天下的68机会,很多汉军都68悄悄逃走另谋出路。韩信因不得重用也想逃走,很欣赏他的68萧何得知此68事立刻骑马去追,后面的68故事我们都68知道68了68,萧何月下追韩信,刘邦大建拜将台。】

  【韩信一跃成为了68大将军,直接压在所有将领头上。他没有任何实际的68战功,自然有很多人看不上他。韩信却完全不在意,或者说,他在这方面根本不开窍。】

  【韩信被拜为大将军后,刘邦就问他:“萧丞相多次臣都68无语了,不说情商满点的王翦老将军,便是年轻小将李信也啧啧称奇,“这人若是不被忌惮,我的李字倒过来写。”

  一向被人认为68是低情商的白起叹道:“这可68真是一个昏招,若是忠心便表现出来,若是想要自立就不必假惺惺的逢迎汉王。韩信的所作所为68就是在两边横跳,得不偿失。”

  秦始皇终于确定了一件事68,天幕说的没错,韩信当真一点都68不懂政治规则,他觉得自己的功劳能得到一个王侯之位,但这种事68却不应该他自己提出来。政治上的事68,哪有那么多公平,你以为68是卖东西呢,还能等价交换。

  始皇默默道:“韩信还是做一个大将军吧,他不适合进入朝堂,只适合征战四方。”

  扶苏道:“他若是遇到父皇这样的主君就不必担心这些问题了,可68惜刘邦自身势力68不够强,自然容不下比他还要强大的韩信。”

  淮阴侯韩信呆呆地看着68天幕:原来这个时候,我就做错了吗?

  若是不想要我做齐王,那你直接说啊,难道我还会反叛吗?

  【龙且战死68后,项羽终于有了些恐慌的情绪,但他抽不出手68攻打韩信,只能派出使者前去游说。使者武涉规劝韩信:“刘邦多次落在项王手68上,是项王的怜悯才让他活了下来,但他一脱身就立刻攻打项王,这种人不讲信用,不能共事68。现在楚汉相争,但决定成68败的却是您,您帮项王,项王赢,帮刘邦,刘邦赢。如果项王今天被刘邦杀了,明天就会轮到你。”】

  评论区

  “说的好精准,楚汉相争,刘邦防守的很艰难,全靠萧何在后方供应粮草兵员,补充损失。项羽也不轻松,因为68他没有一个萧何帮忙稳定后方,原本能帮他的范增已经被他气走了,他的消耗短时间补不上来。韩信就是打破平衡的那个外力68,只要他做出选择,胜利的天平就会向他所在的那一方倾斜。”

  汉高祖刘邦身子微微前倾,听得更68加认真,这段历史是他不清楚的,他只知道项羽的使者曾接触过韩信,但并不知韩信的回68应,这也是他心里的一根刺。

  【可68以说,这个时候,天下归谁,韩信说了算。所有人都68在等着68韩信的选择,韩信最终选择了汉王刘邦,他说:“当年我在楚国,只做了一个执戟郎,我的计策谋划,项王一概不用。而68刘邦却封我为68上将军,将自己的衣服让给我,将自己的吃食分给我,对68我言听计从。我不能背叛汉王的信任。”】

  蒙恬叹道:“韩信坚守忠义,至始自终忠于刘邦,但他不知道,他和刘邦不可68能共富贵了。”

  扶苏也赞同道:“韩信此人重视恩义,他是能为68自己认可68的主君效死68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