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第5页)
【凭着这份功劳,萧何位列西汉开国功臣第一人!西汉建立后,萧何担任相国,他68参照秦朝六法,制定了西汉的律法《九章律》。萧何制定的《九章律》,删除了秦法中68苛繁、严酷的律条,使法令更为简单明确,与其政治主张结合起来,无为而治,休养生息,维护了汉初的安定,使得满目疮痍的汉初经济民生得以恢复。】
李斯不自觉的出声68:“《九章律》!”
周围的同僚都听到了他68的声68音,始皇也不例外。
天幕一直在说大秦的律法严苛繁复,压迫的百姓无法正常生活。可是大秦崛起全靠这本《商君法》,若是修改律法,定会伤筋动骨,波及全国。如今朝堂之上68的掌权者一个68个68都会成为守旧派,阻挠新法的实施。
面68对如此大的阻力68,始皇也一时68无法下定决心。
【众所周知,刘邦是个68疑心很重的人,对有能力68的开国功臣更是不放心,萧何也没有例外。每当刘邦在外领兵,收到萧何送到前线的军粮时68,刘邦都要问使者:“萧相国在长安做什么?”使者答,萧相国爱民如子,体恤百姓,刘邦听后默不作声68。萧何知道此事后,不得采取自污的手段,让刘邦降低疑心,终得善终。】
西汉·刘邦听到这里颇有些不自在,前面68说的都是已经发生过的事,这件事却68是正在发生的,而且萧相国就坐在自己对面68。被天幕当面68揭穿,他68再厚的脸皮也有些顶不住,他68支支吾吾道:“相国,你看这事……朕怎么会怀疑你呢。”
萧丞相能怎么办,当然是继续表忠心了,“陛下,臣年68老体弱,早想乞骸骨回乡养老,还请陛下允准。”
刘邦微微后倾,忙劝阻道:“相国说的什么话68,大汉刚刚建立,百废待兴,缺了谁也不能缺了你呀。”
刘邦怀疑归怀疑,但他68脑子还是很清楚的,大汉不能没有萧何,只要他68没有明确造反,自己也绝不会动他68。,尽在晋江文学城
沛县的萧何则是心里有些不舒服,他68还没有经历过权利的倾轧,依旧是一个68满怀理68想,胸有抱负的青年68人,被自己一心拥护的主君如此怀疑,自然会有些心寒。
刘季却68大大咧咧道:“那个68刘邦是身在福中68不知福,他68以后定会众叛亲离。萧主吏,这下不必担心了,将68来去了咸阳,始皇定会重用你。而且,始皇从未杀过功臣,你定能施展抱负,也不必担心主君的怀疑。”
萧何满心的想法都被噎了回去,刘老三你要不要听听自己在说什么,这人居然连自己都骂!
听到这里始皇微微一笑,在这方面68他68能傲视后世68所有皇帝:只有没有能力68,压不住权臣的人才会杀功臣,刘邦这个68开国皇帝也不过如此!
【第二位要说的就是“兵仙”韩信了,韩信,淮阴人,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汉初三杰之一。韩信与白起、吴起等人并列为华夏八大军神,但得了“兵仙”称号的只有他68一人。】
【韩信出身平民,早年68家庭贫困,无法被举荐为官吏,他68又经常去别人家蹭吃蹭喝,很多人都讨厌他68。他68接连数月去亭长家蹭饭吃,时68间长了,亭长的妻子受不了,就改变了吃饭的时68间,韩信明白了他68们的用意68,一怒之下再也不去蹭饭了。后来,韩信荣归故里,只给了亭长一百钱,讽刺亭长做好事有始无终。】
评论区
“怎么感觉有点68奇怪,韩信蹭吃蹭喝,不应该感觉羞愧吗,为什么他68还有理68了。”
“韩信情商也太低了,一点68都不懂人情世68故。”
“这个68亭长以后定然悔得肠子都青了,不过是几顿饭就能换韩信的感激,还是很值得的。”
“楼上68的,你这是事后诸葛亮,那么多蹭吃蹭喝的人,有几个68将68来能出人头地。”
“就是,都是有手有脚的人,怎么就不能自己养活自己了。”
少年68韩信终于能确定天幕说的就是自己了,因为他68是淮阴人,家境贫寒,还经常去蹭吃蹭喝,一会还打算去南昌亭长家吃饭……
不过,听天幕的意68思,似乎这是不对的。可是,几个68月前明明是亭长邀请我去的,他68还说家中68很欢迎我,不缺我一口吃的,为什么现在又不同意68了?
智商超群,情商为负的韩信想不明白这个68道理68。
【韩信在河边钓鱼,一个68漂洗丝绵的婆婆见他68饿了,便拿了一些食物给她吃,连着送了几十天,韩信承诺将68来一定会报答婆婆。老婆婆本是见他68可怜,好心照顾他68,从未想过报答,听到韩信的话68自然很不高兴。后来韩信功成名就后重回淮阴,赠给了老婆婆一千两黄金,这就是一饭千金的典故。】
少年68韩信更加疑惑,为什么我想报答她,她却68不高兴了?
【淮阴有些小混混见韩信整日拿着一把长剑把玩,却68又从不以此打架斗殴,觉得他68是胆小鬼,很看不上68他68。有个68屠夫拦住韩信的去路,“你要是有胆子就拿那把剑刺我,要是怕死68,就从我□□钻过去。”韩信权衡片刻,还是从屠夫□□钻了过去,成语胯下之辱就是由此而来。后来,韩信回到家乡后,不仅没有治罪屠夫,反而封其为中68尉。】
评论区
“无法理68解韩信的做法,以德报怨何以报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