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连载206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6章(第2页)

  “李家和赵王相性不合。”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赵国复国有什么高68光时刻吗,难道就是为了给韩信留一个‘背水一战’的68美名。”

  “韩国、燕国、魏国、齐国也没有什么高68光,被韩信一击团灭。”

  ……

  李左车没想到自己居然也能上68了天幕,他顾不得身份暴露,被秦朝抓住行68迹,内心满满的68吐槽欲无处发泄:“没想到我也步了祖父的68后尘。”

  遇到这样的68君主能怎么办,当68然是随他去了,他可没有祖父那样的68死脑筋,赵王不用我,我就换个东家,韩信不香吗!

  【还有西68楚霸王项羽,也是为了报国仇家恨才起兵反秦,由此68可见思68想统一的68重要性。】

  始皇拿出68自己的68小本子,默默记下:“李左车,韩信,项羽!”

  大秦的68文臣武将也是需要传承的68,这些就当68成预备役吧。

  【商鞅变法奠定了秦国崛起的68基础,也塑造了秦国的68文化,“尚法、尚战、尚农”。秦文化中的68开放、务实68、进取促进了秦的68兴盛,譬如那些在东方六国郁郁不得志,却能在秦施展抱负之人,商鞅、张仪、范睢、吕不韦、李斯、蔚僚……都是其中的68代表。】

  【但在秦灭六国后,秦国没有建立起一种广纳人才的68制度和底层人士的68上68升渠道,新68生的68政治力量一旦无法融入政权中,就会68滋生出68不满情绪。而这些人有六国贵族,有侠义之士,还有基层小吏,他们在地方具有极高68的68社会68威望,自身又有远大的68理想,但朝廷没有给他们提供改变生活,提高68地位的68合法途径。】

  【对秦王朝的68不满,对美好生活的68渴望,成为他们反抗暴秦的68动机。希望改变自身地位,实68现自己的68理想,又促成了他们的68奋起反抗,这些人后来都成为了灭秦的68主力军。】

  【最具代表性的68就是“汉初三杰”,汉高68祖刘邦曾问群臣:“吾所以有天下者何?”群臣回答了很多答案,但都没有让他满意,刘邦就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抚民68,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杰,吾能用之,此68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王绾:“张良,萧何,韩信,他们是汉初三杰!”

  始皇的68小本本上68又加了一个萧何。

  李斯:“听天幕的68意思68,萧何似乎是安定后方,安抚民68心的68功臣。”,尽在晋江文学城

  自从天幕讲到李家被灭三族,俱五刑,李斯就慢慢恢复了过来。最坏的68结果就是这样了,难道还能更惨吗?

  他干脆破罐破摔,权当68不知道同僚的68目光,因68为他明白,只要表现出68自己的68价值,始皇就会68一直重用他。

  始皇点点头,“不错,这是能成为丞相的68人才啊!”也是大秦最需要的68人才。

  现在还在沛县的68萧何心里咯噔了一下,“汉初三杰”这个名头可太大了,也不知未来的68自己到底做了什么。如此68盛名,现在的68他可能担的68下来?

  刘季打趣道:“萧主吏要发达了,可不要忘了我们这些老兄弟啊。”

  萧何无语了片刻:“我再怎么发达,也比不上68老兄你68啊。”

  他原本已经决定前往咸阳,但只是作为刘季的68搭头,没想到天幕将自己推到了风口浪尖。与此68同时,他心中也涌现了一股激昂之情,他有能力,有抱负,只差一个赏识自己的68伯乐。如今,大好机会68就在眼前,他定要抓住这次机遇。

  【萧何,沛县人,在秦朝他只做到了沛县的68主吏掾,也就是后来的68功曹,只是一个辅佐县令的68属官。秦末大乱后,他审时度势,辅佐沛公刘邦起义。】

  始皇神68色有些不渝,这样的68人才,定然如锥在囊中,明珠夜放,无法隐藏,但居然没有任何人向自己举荐此68人。胸怀壮志却只能屈居一县令副官,心中如何会68没有怨气。

  他不是六国遗贵,与大秦没有深仇大恨,他需要的68只是一个机会68罢了。,尽在晋江文学城

  “我大秦的68人才举荐机制确是需要有所改善了。”

  扶苏道:“如今,有才之士需要先投入三公九卿门下,才有机会68来到父皇面前。或许,可以设置一个普通百姓自行68举荐的68渠道,朝廷只需考核其能力,将其安排到合适的68位置上68即可。”

  始皇眼前一亮,赞道:“不错,下朝后,你68写个具体的68章程,拿到朝堂上68与诸卿共议。”

  【巨鹿之战前,楚怀王便与刘邦项羽约定,“先入关中者王”,先进入咸阳的68人封为关中王。项羽在巨鹿消灭了秦朝的68有生力量,刘邦则径直前往咸阳,凭靠张良等人的68谋划,避实68就虚,剿抚并用,一路夺关斩将,直达关中。】